背包旅行,是一种美好生活
先简单定义我眼中的背包客吧,就是背着背包出门自助旅行的过客,我们称之为背包客。背包客大多物以类聚住青年旅馆睡通铺聊大天交换旅途信息;人手一本《LONELYPLANET》走世界;不坐飞机爱坐便宜的交通工具;说白了就是钱不多又把旅行当鸦片的那类人。
现在有不少人,参团已经乏味,觉得背包自助旅行新鲜刺激,也就背着包出来旅行了。一路偏要吃好、住好、没好车不坐,跟团后遗症还没有蜕变彻底,如此人等不如拖箱来得舒适,何苦东施效颦。从严格意义上拖箱不在背包客的行列,但背包客总有老到背不动包的那一天,前几年我背包太重加上摄影器材,每每超过60斤,把腰给伤了,差点就沦落为拖箱客,那就没脸再写这样的文章了。后来朋友告诉我背包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那就是50斤的极限。去年我就把三角架换成最轻的,一些户外服装和装备我都买轻量型的。尽量控制背包重量,我还想多走几年呢。很多平常缺乏锻炼的人到我这年纪都背不动大背包,不得已选择拖箱旅行,虽然有损背包客形象,但本质上还是一个背包客。
很多朋友总以为背包客就是苦行僧,驮个麻袋到处走跟驴似的,所以背包客也被称为驴友,这是错误的理解。拖箱只在城市旅行比较方便,离开城市拖箱还不如背包方便。我长期背包旅行,旅行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状态。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我没理由把每一天都过得像一个清教徒。我只是不奢华,青年旅馆虽然便宜设施简单却有暖融融的学生宿舍的氛围;我虽然节约,但从不放弃享受美景时来一支啤酒或香醇的奶茶;我虽然不爱坐飞机,但我也曾在昂贵的热气球上体验特殊的美景;我虽然辗转跋涉,但只要遇到海边,就一定会在温煦的阳光下把自己黝黑的躯体交给吊床;我虽然没有顿顿大餐,但只要来到美食的国度,从路边摊到高级餐厅我都会一一品尝。谁说背包旅行,不是一种美好生活呢
崛起中的中国背包客
2005年在南亚旅行,热情的当地人总不厌其烦地问我:“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每次回答我都尽量将音量放大,为的的是要他们记住“中国人”这三个字。出乎意料他们还继续刨根问底问:“台湾?香港?新加坡?”“福建的”我摇摇头笑着回答他们,这个答案一定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去年我在尼泊尔、印度旅行,问话的方式竟然已经改变:“中国人?北京的?上海的?”这个转变让我感到欣慰,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说明了短短五年间中国背包客不仅仅在东南亚,在南亚的燎原之势已起。去年举办奥运会前,我在中美洲旅行,只要知道我是中国人,都会对我说:“奥林匹克,奥林匹克。”他们竖起大拇指,让我倍感自豪。中国正在世界崛起,中国的背包客也该走向世界了。
在不少地方遇到一些老外,对我背包旅行世界的行为大为惊叹。在他们眼里,除了白人世界也就犹太人、小日本和南韩较多背包客,背包客的多寡实际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强弱。
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更不用说了,一个是当今世界老大,一个是老大的小弟,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他们背包客的影子。还有白人世界的澳洲、新西兰也很多背包客。这些白人国家首先经济发达,还有语言优势,世界通用语言是英语,虽然说汉语的人口是世界最多。一个白人背包客在旅行中,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的同类,因此他们都喜欢孤身行走。
亚洲的背包客按我经验排列顺序应该是以色列、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特区。日韩很多大学毕业生通常都背包旅行一年才去找工作。中国的人才市场都快挤破头了,大学没毕业都已经开始想方设法的谋生了,谁敢奢谈旅行,除非是富家子弟。我遇到很多日韩的背包客,他们没工作都很穷,旅行途中非常节约,比欧美背包客吃苦耐劳的多。人穷不是问题,拼体力拼忍耐力啊。上述这些国家的背包客最幸福的就是很多国家签证不仅免签还是免费,他们绝不能理解还有中国人费劲心思写了篇关于的签证的文章。
在马拉维的湖边COOLRUNNINGS旅馆,大肚腩的加拿大潜水爱好者约翰逊问我:“中国人这么多,为何我在这从来没遇到一个背包客呢?”这话让我汗颜,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就给他举了个签证例子:“我两周前在南非大使馆签证,他们告诉我应该回老家中国办理签证,中国人办理签证很难的。”他听后相当吃惊,“回中国办理,那不是太贵了!”。中国背包客大都集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因为那里的签证容易,像非洲除东非外、南北美洲中国背包客都极少涉足,就因为签证非常麻烦。中国背包客的难处很多,语言不通,旅游信息相对闭塞,最麻烦的还是签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