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一直向西北方向前进,没什么岔道,陌生人要迷路难度也比较大。312也是新疆跟内陆勾通的最主要干道。从嘉峪关到敦煌,4.5小时的车程,一直行驶在广阔的荒漠和戈壁滩中,空气在这儿是凝固的,两边的景致像是一副定格了的框画,没有什么变化的单调,这种路况,我再走多几遍也难以辨认出地点。
在这片几乎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土地上,人的生存能力显得尤其脆弱,虽然在之前二十多天的西北行中,我一直在逐渐地适应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但一出嘉峪关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极旱荒漠。这儿的空气湿度只能是零,午后的烈日让你周身发怵,不敢抬头望天,脸上皮肤干燥的异常难受,眼球灼热刺痛,鼻孔发痒,浑身上下好像正在被大气慢慢蒸发一样。
沿途不时能见到风沙四卷,龙卷风飘忽往来的景况。路两侧的,是稀疏的草丛和人工的种植,大自然的生命因为能在此生存,哪怕是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路人的眼中,都显得伟大而崇高。
路途经过安西县城后,车就拐上了省道,但路况依然很好。安西,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安西风也是“西域四绝”之一。
当眼前依稀可辨的连绵绿色慢慢映入眼帘的时候,我知道,敦煌快到了。这片沙漠中罕有的绿洲,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先用它的生命色,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此时的天空,通透的没有一丝云彩,天边月儿高挂,不甘寂寞地与夕阳争辉。
我记下了这个日子,在2012年9月3日,我来到了敦煌。这是一个让多少人为之朝思梦想的地方。这是一片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记载了太多历史荣辱的土地。丝绸古道上的繁华要塞,佛教艺术的最高境界,大漠落日的悲怆凄美……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神往。
而此时的我,思维已经被蒸发的几近停顿,对艺术的无知,极大地压灭了我到达此地的兴奋度。我只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游客。之所以来敦煌的目的很简单:顺路到此,还有,为它的名气所诱惑。
敦煌小城的安谧,一如其名,走在城中,你忘记了它是一片被大漠环抱的土地。它的艺术生命,因为此地随处可见的生命色,而得到了更好的延伸。
敦煌城不大,住宿还是很方便的(非黄金周节假日),在鸣山路汽车站到市政府这一条线上,宾馆众多。
夜间,我,还有我那半路上捡上来的伙伴,一起步行到不远处的仿古商业街进行找吃之旅。沙洲市场的夜市,是外地游客聚集的地方,地方不大,有一些各地的小吃,还有露天的啤酒档。因为消费人群以游客为主,所以价格偏高,有几位外地人士在卖唱,据说是要拿牌交税后才允许在此地卖艺的,唱一唱十元钱,水平高低就看你感觉了。
鉴于自己一直以来,少蒲夜店的老土风格,所以,这种环境带给我的快感也是极其有限,我更多的时候,在作各种无趣的观察。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刻,都不是那种需要酒精来麻醉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感觉和快乐的人。还好,同行的另外两位在这儿找到了快乐之源。只要你有放纵的心思,那你就放纵吧,这也是我的生活观。
是夜,闹的一塌胡涂。我不合时宜的清醒,不仅埋藏了自己,也极大地湮没了他人的快乐。
次日醒来后的清晨,告诉我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这儿缺许多东西,唯独不缺的就是阳光。
早餐后我们搭3路车去鸣沙山。早上8:30--10:30这个时段,游客最多,从沙山顶下望,密密的人群,喧闹的不可开交。我和小H爬到了月牙泉西面的鸣沙山顶,据说这儿的鸣沙效果最好。锻炼身体的极佳方式就是多爬爬沙山了,上一步退大半步,跟深陷泥潭的感觉差不多。
从山顶可远眺敦煌全景,城市的那一片绿,在诺大的沙漠群中,显得如此的孤零,但不可思议的是,就这样弱小的一片绿色,却延续着数千年,而且创造了那样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下山时,我是一口气冲下去的,我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
月牙泉曾经的存在,是大自然造物的一个奇迹,在群沙环绕的谷地里,居然能有这样一汪清泉,千百年来任风沙肆虐,却不会干涸,也没有被埋灭。现在的月牙泉,是靠人工的努力才保持还有水源的。
小H小D留在了茶楼休息,我一人又上到了东边的沙山顶,这儿比西面的沙山要高些。山顶到处可见的垃圾让人心痛。能发现不少小蜥蜴的踪迹,这些小生命,活的可顽强。
发现东边更高的山沙上有两个小小的身影在缓慢地蠕动,如果带上了足够的水,我会去追赶他们的,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喜欢做这种事,想到下面还有两个人在等着,就放弃了。他们一定爬的很艰难,我目测了一下距离,大概要花几个小时才能上到最高处。沙山是难上易下,特别是对我,上时用了几十分钟,下时一分钟都不要,直直地冲下去就行了,爽极了!
下来后,三人坐在一起没留下什么记忆的聊着天,只知道性别比占优势的我和小H,让小D急盼着另外一位女同胞早点加入她的阵营(我们一共有六人结伴走新疆),以摆脱一路上老被两个没风度的男士不停打击的命运。
时值正午,沙子变的很烫了,所以我们离开时,游人也极少了,等到日落之际,这儿又会迎来成群的游人。观鸣沙山日落,很浪漫的。成群的被用于商业驱驶的骆驼,被它们的主人毫不心疼地置于烈日下暴晒,它们会恨人类吗?我不知道。
出了大门,走过一段长长的卖骆驼工艺品一条街,才到了一个简易停车场,这儿有3路车到市区。2点多,回到市区,众人到沙洲市场吃了碗面。
是夜,在沙洲市场,copy着昨夜的生活。小D显得越发的兴奋,我越发的落寞,我的心灵,是孤独的。
人生就是一出大戏台,有人爱表演,有人爱做观众,有人,什么都不是。我们生活在商业社会里,可带给我们快乐的,却常常是物质以外的东西。
在敦煌,我们三人继续着我们的放松之旅。
。
夜晚过的有点沉闷,因为没有再copy昨夜的夜生活。我们甚至连一顿像样的晚餐都没能吃到,因为进了一家糟糕的饭馆。
明天,我们将进入新疆。有关敦煌的所有记忆,只能在回忆中追寻。312国道。
车一直向西北方向前进,没什么岔道,陌生人要迷路难度也比较大。312也是新疆跟内陆勾通的最主要干道。从嘉峪关到敦煌,4.5小时的车程,一直行驶在广阔的荒漠和戈壁滩中,空气在这儿是凝固的,两边的景致像是一副定格了的框画,没有什么变化的单调,这种路况,我再走多几遍也难以辨认出地点。
在这片几乎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土地上,人的生存能力显得尤其脆弱,虽然在之前二十多天的西北行中,我一直在逐渐地适应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但一出嘉峪关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极旱荒漠。这儿的空气湿度只能是零,午后的烈日让你周身发怵,不敢抬头望天,脸上皮肤干燥的异常难受,眼球灼热刺痛,鼻孔发痒,浑身上下好像正在被大气慢慢蒸发一样。
沿途不时能见到风沙四卷,龙卷风飘忽往来的景况。路两侧的,是稀疏的草丛和人工的种植,大自然的生命因为能在此生存,哪怕是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路人的眼中,都显得伟大而崇高。
路途经过安西县城后,车就拐上了省道,但路况依然很好。安西,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安西风也是“西域四绝”之一。
当眼前依稀可辨的连绵绿色慢慢映入眼帘的时候,我知道,敦煌快到了。这片沙漠中罕有的绿洲,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先用它的生命色,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此时的天空,通透的没有一丝云彩,天边月儿高挂,不甘寂寞地与夕阳争辉。
我记下了这个日子,在2012年9月3日,我来到了敦煌。这是一个让多少人为之朝思梦想的地方。这是一片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记载了太多历史荣辱的土地。丝绸古道上的繁华要塞,佛教艺术的最高境界,大漠落日的悲怆凄美……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神往。
而此时的我,思维已经被蒸发的几近停顿,对艺术的无知,极大地压灭了我到达此地的兴奋度。我只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游客。之所以来敦煌的目的很简单:顺路到此,还有,为它的名气所诱惑。
敦煌小城的安谧,一如其名,走在城中,你忘记了它是一片被大漠环抱的土地。它的艺术生命,因为此地随处可见的生命色,而得到了更好的延伸。
夜间,我,还有我那半路上捡上来的伙伴,一起步行到不远处的仿古商业街进行找吃之旅。沙洲市场的夜市,是外地游客聚集的地方,地方不大,有一些各地的小吃,还有露天的啤酒档。因为消费人群以游客为主,所以价格偏高,有几位外地人士在卖唱,据说是要拿牌交税后才允许在此地卖艺的,唱一唱十元钱,水平高低就看你感觉了。
鉴于自己一直以来,少蒲夜店的老土风格,所以,这种环境带给我的快感也是极其有限,我更多的时候,在作各种无趣的观察。相信自己在任何时刻,都不是那种需要酒精来麻醉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感觉和快乐的人。还好,同行的另外两位在这儿找到了快乐之源。只要你有放纵的心思,那你就放纵吧,这也是我的生活观。
是夜,闹的一塌胡涂。我不合时宜的清醒,不仅埋藏了自己,也极大地湮没了他人的快乐。
次日醒来后的清晨,告诉我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这儿缺许多东西,唯独不缺的就是阳光。
早餐后我们搭3路车去鸣沙山。早上8:30--10:30这个时段,游客最多,从沙山顶下望,密密的人群,喧闹的不可开交。我和小H爬到了月牙泉西面的鸣沙山顶,据说这儿的鸣沙效果最好。锻炼身体的极佳方式就是多爬爬沙山了,上一步退大半步,跟深陷泥潭的感觉差不多。
从山顶可远眺敦煌全景,城市的那一片绿,在诺大的沙漠群中,显得如此的孤零,但不可思议的是,就这样弱小的一片绿色,却延续着数千年,而且创造了那样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下山时,我是一口气冲下去的,我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
月牙泉曾经的存在,是大自然造物的一个奇迹,在群沙环绕的谷地里,居然能有这样一汪清泉,千百年来任风沙肆虐,却不会干涸,也没有被埋灭。现在的月牙泉,是靠人工的努力才保持还有水源的。
小H小D留在了茶楼休息,我一人又上到了东边的沙山顶,这儿比西面的沙山要高些。山顶到处可见的垃圾让人心痛。能发现不少小蜥蜴的踪迹,这些小生命,活的可顽强。
发现东边更高的山沙上有两个小小的身影在缓慢地蠕动,如果带上了足够的水,我会去追赶他们的,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喜欢做这种事,想到下面还有两个人在等着,就放弃了。他们一定爬的很艰难,我目测了一下距离,大概要花几个小时才能上到最高处。沙山是难上易下,特别是对我,上时用了几十分钟,下时一分钟都不要,直直地冲下去就行了,爽极了!
下来后,三人坐在一起没留下什么记忆的聊着天,只知道性别比占优势的我和小H,让小D急盼着另外一位女同胞早点加入她的阵营(我们一共有六人结伴走新疆),以摆脱一路上老被两个没风度的男士不停打击的命运。
时值正午,沙子变的很烫了,所以我们离开时,游人也极少了,等到日落之际,这儿又会迎来成群的游人。观鸣沙山日落,很浪漫的。成群的被用于商业驱驶的骆驼,被它们的主人毫不心疼地置于烈日下暴晒,它们会恨人类吗?我不知道。
出了大门,走过一段长长的卖骆驼工艺品一条街,才到了一个简易停车场,这儿有3路车到市区。2点多,回到市区,众人到沙洲市场吃了碗面。
是夜,在沙洲市场,copy着昨夜的生活。小D显得越发的兴奋,我越发的落寞,我的心灵,是孤独的。
人生就是一出大戏台,有人爱表演,有人爱做观众,有人,什么都不是。我们生活在商业社会里,可带给我们快乐的,却常常是物质以外的东西。
在敦煌,我们三人继续着我们的放松之旅。
9月5日,去莫高窟,一个声名震耳,却震不了我视觉神经的神圣地方。在不少人眼中,那是一方圣地,一个现代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艺术至高境地。其实,由我看来,现代人较之先人,在创造力,想象力,艺术技巧等方面,整体上早就超出了先人,唯一超越不了的,是那份单纯无求的艺术创作心态。没人知道在那个远古的年代,是谁人创造了这么多精美的艺术。但在今天,没有多少艺术家会在完成一件作品后不留下自己的大名。更多的艺术家,他的签名比他的作品要好看一点。
莫高窟离市区28公里,没有专门的公交车前往,要打车方可去到。它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莫高窟什么时候都不缺游客,但它什么时候都缺游客,那种真正懂得欣赏的游客。众多有知的,无知的,知识渊博的,知识肤浅的人们,同无知的我一样,涌入这座神圣的殿堂,你为之付的代价只是80元(可看十个窟),哪怕你是一个瞎子,在交上80元后,也没人阻挠你进去。然后,装腔作势,装模作样地,眼神激昂,内心却平静地,窃窃私语不断,巴吱巴吱地不停发感叹,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以加速窟内壁画的氧化程度。
莫高窟在某种程度也,也成了敦煌的代名词。敦煌的存在,是中国先人们伟大创作智慧的集中体现,而敦煌学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没落,又是每一位关注敦煌、研究敦煌的人们,永远拂之不去的心口之痛。
在众多的前往敦煌莫高窟的人群中,相信更多的人,是跟我一样,只能说句,我去过了敦煌,然后,记忆一片空白。我们能做的,是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一点微薄的贡献,同时,也无情地对人文艺术作了一次贱蹋。
河对岸的三危山脚下,建有莫高窟博物馆,主要有一些复制的壁画,不用门票都可进去参观。
从窟内出来,大家在停车场的餐厅午饭后,又回到了窟前的绿化休闲区,在一棵肥硕无比的大树下,放肆地躺着。能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地上躺一躺,是我终生的福份。一直捱到下午近六点钟,窟内关门谢客后,我们才坐停车场唯一一辆接送向游客拍一次性快照的个体户的中巴车回到了市区,时间是七点半。
夜晚过的有点沉闷,因为没有再copy昨夜的夜生活。我们甚至连一顿像样的晚餐都没能吃到,因为进了一家糟糕的饭馆。
明天,我们将进入新疆。有关敦煌的所有记忆,只能在回忆中追寻 |